激光捕獲顯微切割顯微鏡(LCM)是一種結合激光技術與顯微鏡優勢,用于從組織切片中精準分離和收集特定細胞或組織區域的技術,其技術步驟如下:
一、準備工作
樣本準備:
選擇適合的組織或細胞樣本,并進行適當的收集和處理。
使用適當的固定劑(如福爾馬林)固定樣本,防止組織退化。
將樣本切割成薄片,通常厚度為5-10微米,以便于觀察。
將切片放置在預處理的載玻片上,確保切片平整且無氣泡。
染色(可選):
根據需要對切片進行染色,如H&E染色、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等,以便更好地識別目標細胞。
顯微鏡調節:
將切片放置在顯微鏡下,調整顯微鏡的放大倍率,確保能清晰地觀察到目標細胞或組織區域。
二、激光設置與定位
激光設置:
根據需要設置適當的激光功率和焦距,以確保激光能夠精準地切割目標區域。
激光波長通常在紫外或紅外范圍內,可以與不同的樣本類型進行兼容。
定位目標區域:
通過顯微鏡實時觀察,定位需要捕獲的目標區域。
操作人員可以通過圖像來確定目標區域的形狀和大小,并確保其周圍區域清晰可見。
三、激光切割與捕獲
激光切割:
使用激光束直接切割目標區域的組織。
激光切割過程會將切割的組織區域加熱,形成蒸汽壓力,進而分離該區域。
激光可精確地去除目標細胞或組織,避免損傷周圍細胞。
捕獲目標細胞或區域:
在激光切割的同時,使用一種透明的聚合物膜(如聚乙烯醇膜或乙烯乙酸乙烯酯膜)覆蓋在目標區域上。
激光束照射聚合物膜底部,使其軟化并產生黏附力,黏附目標組織或細胞于膜上。
待膜冷卻后,與目標細胞或組織形成牢固的聚合物,從而使其與周圍組織或細胞分離。
四、收集與后續分析
收集切割區域:
被切割的組織或細胞通過激光系統被收集到微小的塑料捕獲帽或收集杯中。
這些容器通常可以包含用于進一步分析的溶液,如裂解液或消化緩沖液。
RNA/DNA/蛋白質提取:
從捕獲的細胞或組織區域中提取RNA、DNA或蛋白質,用于后續的分子生物學分析。
這些提取物可用于qPCR、基因組測序、RNA-seq、Westernblot等實驗。
數據分析:
通過對提取物的進一步分析,研究人員可以獲得關于目標細胞群體或區域的詳細分子信息,如基因表達譜、突變分析等。
分析數據可以通過高通量技術(如基因表達芯片、RNA-seq等)獲得被捕獲細胞的分子特征,進行差異分析或功能注釋。
五、驗證與設備維護
驗證實驗:
通常會進行驗證實驗,如免疫熒光染色、原位雜交等,以驗證激光切割獲取的樣本是否代表了目標區域或細胞的特征。
設備清潔與軟件更新:
定期對激光切割設備和顯微鏡進行清潔,以確保其正常運行。
檢查并更新相關軟件,以保持數據處理和分析的準確性。